上帝看著一群熙攘往來的人們,忙忙碌碌神色匆匆,便問旁邊的天使說:「他們在做什麼呢?」天使回答:「他們在找尋一種叫回憶的東西。」後來,上帝又看到一群人,或坐或臥安安靜靜,似乎一個個都陷入沉思,便又問天使道:「那他們又在做什麼呢?」天使說:「他們已經找到回憶了。」人生,就像是一個不斷找尋回憶的旅行,而到旅程的中後段才能逐漸拼湊自己找到的是什麼。
上帝看著一群熙攘往來的人們,忙忙碌碌神色匆匆,便問旁邊的天使說:「他們在做什麼呢?」天使回答:「他們在找尋一種叫回憶的東西。」後來,上帝又看到一群人,或坐或臥安安靜靜,似乎一個個都陷入沉思,便又問天使道:「那他們又在做什麼呢?」天使說:「他們已經找到回憶了。」人生,就像是一個不斷找尋回憶的旅行,而到旅程的中後段才能逐漸拼湊自己找到的是什麼。
父母親的愛對孩子的影響甚鉅,而《時光旅人》中,父親對作者來說,是電子奇才,是體格健壯的英俊男子,是戰鬥救護兵等等,諸多形象的建立,成為作者心目中崇仰的對象。然而當父親過世,作者心中那座雄偉的山瞬間崩毀,度過了一段自我放逐的青春歲月,幸虧透過閱讀,使作者重登巨人的肩膀。
作者在偶然的機會下,讀了一本科幻小說《時光機器》,啟發了他研究時光機器,他的動機與所企盼的,無非就是可以回到過去,再見他朝思暮想的父親,於是作者重振精神,嘗試探究穿梭時光的可能,因為愛和夢想讓作者在迷途中得到救贖。
「所有人都把我看成番仔,我怎樣才能把腳指甲的摺痕永遠磨掉?阿公說,我們平埔族噶瑪蘭人是個善良、樂觀,又嚐遍流離之苦的民族,但是他們跟我有什麼關係?彭美蘭會不會看輕我,她是不是以她的廣告明星的演技來敷衍我?……」
一九九一年夏天,平埔族後裔少年潘新格,回到一八○○年噶瑪蘭祖先居住的加禮遠社,在那歷經滄桑的美麗河口找尋自己生命的源頭。他能找到什麼?
余光中寫過一組水果詩,十首詩之首是〈埔里甘蔗〉,詩中埔里、南投、西螺這些鄉土名字先後出現;〈蓮霧〉和〈南瓜記〉則有屏東,〈荔枝〉有旗山,證明這些水果都是土產特產,產自「南投芬芳的鄉土(〈埔里甘蔗〉),「帶著屏東田園的祝福」(〈蓮霧〉)。余光中懷著感恩的心,自己或與親友,吃著或將吃甘蔗、檳榔、安石榴、蘋果、蓮霧、南瓜、荔枝、水蜜桃、葡萄柚、芒果,把相關的情景寫成一首首超短的詩劇或詩小說,而以〈埔里甘蔗〉的牧歌作為這些水果詩的序曲。下面是它中間的數行:
吳晟 --土(1975)